门户
中国新闻
社区新闻
加国新闻
世界新闻
休闲娱乐
居家生活
法律专刊
活动
社区
教会
讲座
旅游
其他
地图
活动
景点
报纸
第389期目录期
第388期目录期
第387期目录期
第386期目录期
第385期目录期
以前各期
手机上看
门户 休闲娱乐 查看内容

小孙子们用过的纸片铺设出爷爷的书法天地

2020-11-16 12:09 PM| 发布者: admin| 查看: 4692| 评论: 0|来自: 作者:胡向赤

小孙子们用过的纸片 铺设出爷爷的书法天地

小孩子们学习,需要的器材与材料,家里有条件时会大力支持。

老年人爱捡拾个“破烂”,有的成为癖好,到处捡拾回家的破烂堆满房间、院落,弄得灰尘满天飞、臭气熏人,四邻叫苦连天。

灼翁年近七十,已是古稀之人。也是爱“捡拾破烂”,但他还是能自我控制,他只捡拾两个小孙子用完要扔的纸片,用剪子把空白的部分剪下来。

虽然孙子们也有一张A4纸只画一道杠的时候,但是大部分用过的纸,空白处都不是很大,能做什么用呢?

灼翁想来思去,最后决定:还是写毛笔字吧。

灼翁不是书法家,连书法爱好者也称不上,只是看着小孙子们要扔的纸片有可用部分,想不出能做其他用途,写毛笔字也是不得已而为之。

这些剪裁出来的小字片,用来写毛笔字,写小楷写不了几个字,不好排列、也不好看。只有写更小的字, 抄写一些唐诗、宋词,把诗句排列整齐,视觉效果还是很不错的。

在灼翁这里,没有什么道理可多说,他就是打发时间,要“物尽其用”、用毛笔写微小之字,也算是一种养生之道吧。

有人会问,灼翁的孙子们用纸做什么?怎么就铺设出出他的书法天地。

灼翁的孙子大的上小学3年级,小的刚开始上小学。他们在家爱看一些做手工劳动的视频,需要彩色纸张,他们的父母给他们买了一些批发价的,有好几种颜色的纸张。视频课上,他们按老师讲的做完“手工工艺品”,过几天就要扔掉,灼翁就捡拾起来,这才引出我们的这篇报道。

一、写完微小毛笔字的小纸片最终怎么办?

小纸片上写微小毛笔字,如果想起一个字写一个字那太没有意思,也不容易写好字。

写唐诗倒是个好做法,但是,写起来,必须一个字挨着一个字,稍不小心就上下左右对不整齐,显得很难看。所以,灼翁必须既写字又注意诗句字词的排列。还要特别注意诗句不能写错,错一个字这一首诗就算白写。就这样,他既瞻前又顾后小心翼翼的写微型小字,练写字的同时又强化自己的注意力,有助于老年人修身养性。

如果用毛笔写大楷,写一首唐诗要用很大篇幅的宣纸,一首诗写完还得花费很长时间。灼翁写微小楷体,一张超市购物发票的背面,就能写好几首唐诗,一天就能写十几首甚至几十首。



灼翁写完一首唐诗也就是几分钟,一天只写半个多小时,一气就能写十来篇唐诗。孙子们不用的小纸片,购物发票等等,能写字的纸有的是。没有多少时日,写完唐诗、宋词的纸片就一大包。

扔掉,灼翁认为不用操之过急。前几日写好的纸片,过几天还可以回头看看,前后对比看一下,以利于揣摩提高写字的水平。

这些小纸片,即使写的再好,倘若想送人,也无人问津,恐怕连看一眼的人也没有。

当然,灼翁通过挑拣,也不时地扔掉一些写过字、但写的不好看的纸片,倒了垃圾。

网友倍感无奈拍的书法作品短视频引起灼翁的思索

一位网友爱好书法,经常用广告纸写大字,天长日久写完一大堆广告纸,如何处理,看来难题不小。他拍了一段视频,配上当年“文革”的音乐,展示他的“广告纸书法”。此人的书法造诣可谓较深,但写在广告纸上,就像文革时期人们写大字报。有人书法水平就是赛过古人王羲之,那时用报纸或者大白纸写大字报,人们也仅是看内容,无人因作者的字写得极好而取下加以保存。

灼翁多次问过在宣纸上写毛笔字的老同事,他们也是写完就扔。也有前来求字者,但为数很少,因为中国书画作品都是在宣纸上完成,不加以装裱很难被人接受。

于是,灼翁琢磨起如何装裱自己的书法作品来。

网上有很多教人装裱的视频,灼翁看过很多,知道了书画作品装裱的过程和方法。

他动手装裱自己的微型书法作品。

首先是装裱成挂轴。

正规的中国书画作品装裱成挂轴,长度一般在1米8到2米,不过那都是大件作品。灼翁的微型书法小纸片,按大型书画挂轴的幅面比例缩小,装裱出来,也就是和手掌的长度差不多。

挂轴要有天杆和地杆,这样才能悬挂到墙上。

装裱师傅用的天杆、地杆,由自己制作或者购买。微型书法作品装裱,也应该需要天杆、地杆,而且必须很细小,到哪儿买去?市场是没有卖的。灼翁琢磨了好久,终于找到自己制作的办法。



微型书法装裱适于放在书房写字台或者儒商的老板台上,显示他的国学水平。

儿童学习唐诗,也可以使用这样的挂轴。把它们挂在儿童房间或活动场地,看一副挂轴上的字,就可以读一首唐诗。

三、“纸片书法”作品的其他保存方式

灼翁的微小毛笔字每天都写,接着用不少时间制作成挂轴,一天能做出五六个。就这样,断断续续也制作出上百个,再多了怎么处理?


还有,写微小毛笔字,全靠毛笔的笔尖。毛笔不一定要小,写小楷、中楷甚至大楷的毛笔都可以拿来使用,但必须一定能够蘸墨后修出笔尖(有称之为“膏笔”、也有称之为“舐笔”,奇怪的是这两种写法、字典都不支持)。有时候,毛笔含墨多,必须先写一些大字(小楷、中楷甚至大楷),致使毛笔处于“枯笔”状态,才适于写微型字。再加上孙子们不要的一些A4纸、背面全为空白。这些大张的纸、要写微小的毛笔字,字数太多,不好写、写出来也不好看。所以,灼翁也不得先不写大字,时间久了,竟也写了不少。

这A4纸上的毛笔字作品,不能做微型挂轴。

这样一来,灼翁手头的小字片“作品”,A4纸的大字“作品”,就多的无法存放。

书法作品还有一种收藏和保存方式,是制作手卷和册页。

灼翁又通过网上检索,知道了手卷和册页的样式与作用,开始自己制作。

手卷

手卷是一种可以卷起来很长的纸制品,书画作品可以粘贴(装裱)到上面。观赏时,从卷轴的左侧拉开。观赏完毕再用手卷起来,装到盒内保存。

手卷可以容纳许多大小幅面不同的书法作品。

灼翁从网上见识了手卷的制作方法,自己动手制作了几个不同尺寸的手卷,把自己的很多书法作品粘贴进去。




上面两张照片显示的是大手卷上粘贴的灼翁写的毛笔字,是拉开手卷放到地板上进行的拍照。

册页


灼翁制作的册页也有好几种样式,上面的册页是竖开的。

据说册页是手卷的进一步发展的形式。

僧人手捧手卷念经,有时需要从手卷中间部分开始,在上次念完经时就把这部分折起来,这次就从折起的这部分继续念经。久而久之,一个手卷被折成许多段,形成了册页。

知道这个典故,灼翁做起册页来就方便多了。

四、“孙子们的纸片”和爷爷的创新智慧使得老年人书法天地更加宽广

孙子们用过的纸片很多,已经够灼翁使用。而随手可得的用过的信封、购物发票背面,甚至卫生纸都可以用来写微小毛笔字,灼翁手头可以写字的纸有了很多,多的一时也用不完。

灼翁有了写不完的小纸头、小纸片,随手可取。而且写微小的毛笔字不需要十分讲究的笔砚墨块,他用“痰咳净”小盒(以前是鋁的,现在是塑料的)做成墨盒,一支不太讲究的毛笔,眼前巴掌大的一点桌面,就可以写字。


这反而颠覆了他以前的一种认识。

以前,灼翁有一种认识:没有足够、上的台面练字的物资条件,出不了书法家。

他是从他父亲的身上有这种认识

1、灼翁的父亲在少年时读私塾,毛笔字写得好,曾经给人家写过墓碑的碑文。

然而,他的父亲只读过两三年私塾,由于家庭突发变故辍学。本来家里有几亩薄田,被他的二叔夫妇偷偷卖掉,携款逃跑。一大家人家到了没有一口饭可吃的地步。沦落初始,每天只有喝点水苦熬。大人们想尽一切办法讨生活,灼翁的父亲只好背乡离井地到济南跟老乡在他的杂货店当学徒,实际上是给人干活弄口饭吃。

后来,灼翁的父亲学徒期满,又给掌柜的做了几年帮工,自己就走街串巷的做起了沿街叫卖油盐酱醋的小贩。忙碌一天,收入极低,仅仅是稍微能吃上一口饱饭。没有时间、也没有财力买笔写毛笔字。虽然以后他父亲当了工人,但收入太低,没有能力舞文弄墨。

灼翁父亲退休后,能有时间写写毛笔字,能和退休的老年朋友在一起切磋一下写毛笔字的技艺。这时他才发现:毛笔字写得好的人,拿笔写字都不是像私塾先生要求的那样:笔杆冲鼻梁,手指持笔、手心能放鸡蛋、云云。

灼翁父亲一辈子混穷,退休金不多,没有多少钱能投入到写毛笔字上,能买得一两支廉价的毛笔,使用一点便宜的宣纸,就已经很不错了,更没有钱把写好的字进行装裱保留。所以,父亲故去,没有留下什么字迹。灼翁的父亲唯一留下的字迹,应当是他年少时写的碑文。灼翁倒是想去找他父亲写碑文的那块碑,把字拓下来,留作纪念。可是当年灼翁父亲给他说此事时,他还是少年,没有现在这心事。何况老人家当年也没有说这碑在何方,再说,让一个少年题写碑文的人家,不一定是大户,坟墓存在的可能性几乎是零。

灼翁小时候,他父亲是让他练写毛笔字的,给一只十分便宜的能写字的毛笔,钢笔水瓶大小的瓶装墨汁(时间稍微一长墨汁就变臭的那种),写在价廉的粗糙草纸上(如厕手纸)。

灼翁和他父亲也知道写毛笔字要临欧、赵、柳和颜体字帖,但是,尽管那时几分钱一本的各种字帖,他们也买不起。灼翁父亲从老家讨来一个贴本,没有名气。但是是线装本的“古书”,假若留到现在、可能会算是文物。

后来灼翁看到有一个关于毛笔字体的介绍,好像是说他小时候临帖的字体,应当是古代官方文书用过的字体。横划和竖划的起始插笔、是笔尖直接落笔起始,呈现一种三角形。经过他最近的网上检索,才得知当时习字的帖子上的字体,是一种古人官文用的“馆阁体”。

当年灼翁这种十分简陋的练字,也没有进行多少时间,生活到了更没有条件练字的境遇。

前两三年,灼翁由于住房拆迁,住上了大房子,家有三个大飘窗。


别人家都是把飘窗进行装修,他却保留了水泥磨面,为的是练习写毛笔字。

用食品包装塑料盒取一点水,用毛笔蘸水练习写字,特别是能用大号毛笔写大字。写完这个飘窗,再去另一个房间的飘窗继续写,这比那些到大明湖公园写“地书”的老头方便多了。


网上下载

灼翁那时候使用的大号毛笔都是他父亲留下的。

其实,这两只大号毛笔他父亲也没有用过几次。因为写大字,需要大桌面铺纸、运笔。

中国著名书法家武中奇在济南的家,位于五龙潭公园南门的东侧,现在对游客开放,灼翁去参观过。武老一家住着一幢不小的二层楼,二楼有一个大房间,仅仅放置一个大书案,书法家在那里挥毫泼墨甚是尽兴。武老是老革命、知名书法家,应当是省部级干部,有此待遇那是应该的。而灼翁的父亲在世时,就连这点“世面”也没有见过,更谈不到能有写大字的条件。

也正因为如此,灼翁父亲有大号毛笔也没有写过几个大字。

灼翁父亲在世时,经常去一家理发店理发,这家理发店搬至新址,需要在门面上写上“理发店”字样。因为灼翁父亲经常去理发,也正是由于这个店是这些微薄退休金的老人经常光顾的,所以他们也赚不了几个钱。没有钱找书法家题字,也只有找灼翁的父亲帮忙凑付地写上上几个大字。

灼翁特意观看了这家理发店门上他父亲写的毛笔字,看起来确实不“专业”。

书法爱好者应该都知道,悬笔在墙面写毛笔字,一般写家很难写好。灼翁父亲在平面写大字的练习都没有,怎么能抬手就写好呢?

鉴于这些经历,灼翁才开始想办法自创条件练习写毛笔字,走出没有练字保障条件的窘境。

灼翁为了把自己写的微小毛笔字存入“手卷”和“册页”,开始自己动手制作。材料来源还是捡拾“破烂”,但他只捡拾家中的废品,从不出家门。

手卷需要很长的卷纸,按正规制作方式,需要使用宣纸、绫缎制作,灼翁没有。住在儿子家,怎么能铺张?就是有宣纸他也舍不得用,何况他现在写字也没有用上宣纸。

2、怎么才能实现自制手卷的愿望呢?

灼翁想来思去,突然发现,厨房用纸可以直接用来制作长卷。一试,果然能行。

厨房用纸强度很高,纸面花纹很显“高档”,取材容易且价钱不高。其宽度和传统规定尺寸相差无几,且不用像使用宣纸那样下工夫用浆糊一层层粘贴裱糊。

手卷之所以能卷起来,需要一根讲究的木轴,到哪里找呢?

做挂轴灼翁能自制天地杆,再做粗一些的长杆不存在什么问题,他很快就自制出手卷的卷轴。

卷轴的两边需要有圆形导片,在长卷卷起时,导片规定他们的位置,保证长卷居中。小一些的手卷圆形导片,灼翁自己制作。大的手卷导片,直接采用一种盛食品的包装盒代替。


第一个手卷制作成功,灼翁把很多“作品”粘贴进去,“存货”一时就消除了很多。

按照网上关于手卷的介绍,其长度和宽度都可以按需要变化。也有可以使用牛皮纸制作的说法,这些都给灼翁新的提示,他制作手卷的方法就更多了。

一般情况下,厨房用纸使用时,是在大卷上扯下一张,擦拭器皿后没有其他用途就扔掉。灼翁收集起来,晾干后粘接起来,做成手卷。这可以使手卷宽度变窄,成为另一种小尺寸的手卷。



家里购买大件物品,有的是用牛皮纸包裹,灼翁也收起来做成手卷。


3、灼翁制作册页,采用多种“捡拾”材料

根据网上介绍,册页尺寸也可以多变。

根据册页是手卷折叠“进化”而来的典故,大尺寸的册页是用大张厨房用纸制作,主要粘贴写大一点字的A4纸“作品”。


一些写在大纸上的“作品”,直接把它们联接成册页。


册页除了竖开式,还有一种横开式的,粘贴的作品有横竖的区别。


一些小硬纸板,直接做成小册页。


4、灼翁还用枫叶配上唐诗宋词,做成漂亮的册页,这应当是首创的新型册页。



这种册页的背面也可以粘贴微楷作品,别有风格。

5、灼翁制作木牍书卷,有助于理解汉语文化的特点与发展

为什么过去的书籍是竖排版、读书是从右往左看且是从上往下看。



灼翁用雪糕柄(吃雪糕用手拿着的木片),用毛笔写上微小的字,当作古代“竹简木牍”的木牍,精心把它们连接成古代“书卷”的样子,用手捧着拉开书卷,上面的提到的几个“古人读书”为什么和现在的人不一样的问题,就很好回答。

古代书生读书,右手捧着书卷、左手拉开阅读。木牍上的字上往下看,看完一片,再往左移动目光看下一片。这样,使得汉字的阅读是上下、右左的顺序。

后来有了造纸和印刷术,还是沿用这个方法。在近现代印刷机印制书刊报纸时,为了照顾人们的习惯,有些书籍或报纸依然这样排版。

对这种排版彻底放弃,可能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期。

灼翁制作仿古书卷,使用的是孙子们美术制作后不再使用的雪糕柄(因此雪糕柄有各种颜色)。雪糕柄是用机器大量制作,很薄很规则。而古代人没有这些技术与设备,制作木牍很费劲,制成的书卷重量不小。一部较重的古书卷,上面的信息量却不大,但是,如果书生的存书要搬移,则需要车载船装。

可见古人读书是何等的艰苦。

6、纸盘上也能写微楷

灼翁的孙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做手工,需要使用纸餐盘。由于很便宜,他们的父母随手给了他们几个,并没有数数。孩子们做完作业,只用了三四个,剩下的不能再到野外吃饭使用,又没有其他用途,似乎只能倒垃圾。没有用过的纸餐盘仅是用手摸过,扔了还真可惜,灼翁就把剩下的几个餐盘拿来,顺手拿来毛笔写几个字,落笔即着墨,并不打滑,墨还显得很黑,效果不错。

于是他就在上面写起了唐诗宋词和毛主席诗词。



灼翁自制了纸盘摆架,把写好诗词的纸盘摆放拍照,拍出照片来看着还可以。

以前灼翁经在陶瓷盘上写过毛笔字。

那是一个裂纹的盘子,眼看着盘子顺着裂纹断开,不能再使用,但扔了很可惜,可留着做什么?他就拿着写毛笔字。原想釉面可能不粘墨,笔尖打滑。可毛笔一蘸浓墨、笔尖一落,没有想到那么顺利,写起来很顺手。一个破盘子,写上一首李白的《早发白帝城》,顿时竟成为一个工艺品。

当时也没有做什么准备,提笔就写。只是想试一试,灼翁没有想到会直接写成。虽然写好后看着有点歪斜,可他并不觉得丑。当时要是用水冲洗重写也来得及,可是由于本来没有想会写好,一次性写好,已经感到很高兴,也就不再想进行改进。


现在这焕发生机的破盘子,就放在灼翁的案头,他“自我欣赏”,以利于提高自己的写字水平。


这也算是一个经验,所以当灼翁后来看到纸盘,自然会想起再写新篇。

这纸盘比陶瓷盘多了一圈蓝色小花,有点元朝青花瓷的感觉。


这首毛主席诗词,灼翁写过好多遍,不用太担心写坏。所以就一气呵成。


接着写唐诗。

杜甫的《旅夜抒怀》、《春夜喜雨》灼翁经常写,在纸盘上书写,也能提笔就写,一气写成。



唐朝诗人张继的《枫桥夜泊》,灼翁平时也经常写,记得也熟,写起来很轻松。


纸盘的底面是平的,更利于写毛笔字,所以用这一面书写诗词,也很顺手。

灼翁记得熟的毛主席诗词和唐诗,也在纸盘底面写了几首。




宋词一般篇幅都长,而且不像是那样好布局。诗讲究几言几句,用毛笔抄写,好掌握。

宋词则不然,一个词牌有一个词牌的要求,用毛笔抄起来,不太好掌握字字对正。一首词写完,可能还剩一块空白,不太好处理。灼翁抄写宋词,不打格子,不数字数,写完最后一个字,留下的空白还得费心思处理。



在纸盘上写毛笔字,按惯例最后要鈐印,这鈐印还真是个艺术。有时还真的不成功,好端端的一篇习字作品,印盖乱了,那可不好看,只得扔掉。

上面照片这几个纸盘习作,鈐印可真不成功。

正面的应还可以,盘子底面有几个没有印好,接着灼翁到找到原因。底面鈐印时,它是悬空的,下面得垫上一个硬东西。他垫上一个高度合适的印章,问题才得到解决。


五、写微楷灼翁的心得体会

灼翁用毛笔写微小的字,只是老来无事,把书法当个每天的工作做。他年事已高,也没有办法再习贴练字。每天自由自在、随心所欲的写几首唐诗、宋词,不图名不求利,落得个心情舒畅。几年下来,他体会颇深。

1、每天写微楷有益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。

近年来,老年人不宜进行强度大的运动,成为老人养生的主流说法。写微楷,身体静坐,手在动、眼在动、脑子也在动。由于微楷字小,写一个字速度很快,写完一首唐诗或者宋词,手、眼脑就动了无数次,这种静中多动,十分有益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。书写过程中,努力控制行诗词字句行列间隔,会不断提高眼与手的协调性。毛笔写唐诗宋词,特别是字小写速度快,必须要背过大量唐诗宋词,这样也锻炼记忆力。

墨写小字落于白纸,黑白分明、可养眼保持视力,大有古代习武之人双眼盯住点燃的香头、眼球不动以练眼的效果(当然,要自己限制时间不要过度劳累)。灼翁已是古稀之人,但眼不花,且以前有的飞蚊症好像也好了。原先追求大运动量锻炼身体,落下腿脚走路不便的毛病,现在也大有好转。

2、有利于对孙子们的熏陶

孙子们的学习任务很重,一切由他们父母安排,当爷爷不能试图把自己的东西强加给子孙。但是,爷爷桌子上挂着几十只毛笔,手头有挂轴、手卷、册页若干个,爷爷不用讲什么,孙子们也学到不少。

有时,孙子们可能也要用毛笔写几个字,当爷爷的会提供方便。灼翁最高兴的是:孙子们有时到他身边,拿着手卷拉开、再卷起来,拿着挂轴试着挂到哪个地方,这无形之中使国学文化扎根在他们脑中。挂轴、手卷、册页如果不自制,孩子们还很难有机会见到。现在,孙子们竟然能亲手打开观赏,灼翁心里乐开了花。

3、教孙子学书法,灼翁有了速成方法

灼翁的孙子们很忙,他们的父母安排他们学乐器、学游泳,学武术。可以说忙的不可开交。灼翁不着急教孙子们学书法,他们每次到爷爷身边,只要瞅一眼爷爷在写毛笔字,就会有“潜移默化”的作用。孩子们像玩耍一样摆弄一下手卷,册页、木牍和写字的纸盘,就相当于书法入门。

灼翁说,如果孙子们那一天自己愿意书法“天天练”,他也不主张孙子们花费很多时间。

灼翁的毛笔字天天练,使他体会到教孩子们写字的“真谛”。

第一、握笔要轻松自如

灼翁看过大书法家启功讲解书法的一段视频,启功老说,中国汉代,人们都是席地而坐,没有桌椅板凳,纸铺在地面写字,怎么能把毛笔夹在四个指头之间,再用大拇指抵住来写字呢?那样不好写呀。只是唐宋之后有了书桌和太师椅,特别是宋朝以后,私塾先生们创造的“手心可握鸡蛋”笔杆冲鼻梁的握笔方法。这种方法写毛笔字害得几百代人写不好毛笔字。

灼翁说,他教孙子们,让孙子们自由式握笔,像握铅笔一样也行,只要轻松自在的写出字来就行。

其次,书法要先练习写微楷。

原先“传统”的握笔方法灼翁也因此深受其害。

人们开始练西写毛笔字,都是从写打开开始。写字人四指夹笔,大拇指抵住,冲着鼻梁,手容易哆嗦,眼睛被笔杆限制,观察力降低。只能观察注意所写的笔划,不好考虑整个字体间架结构的全局布置。

写了几年的微楷,灼翁认识到:写小字可以对字进行全面观察,练好小字后再写大字,手控笔能力强,运笔自如,对字的间架结构心中有数,字容易写好。

所以,灼翁计划,小孩子一旦愿意学习书法时,要让他们先行写微楷。

再次,书法可以先以练笔划、线条为主

其实,灼翁早为孙子们买了好多水写纸,孩子们已经多次在纸上用水涂抹。灼翁不准备一本正经教孙子写字,任由他们用笔蘸水自由发挥。有一段时间孙子们有点写字的积极性,灼翁教他们写草书“寿”字,主要想加强孙子们手的控笔能力训练。

灼翁说,要不是孙子们的手工劳动出来的纸片,他不可能会坚持每天写十几首唐诗和毛主席诗词;若不是写的字片多、无处存放,他也想不起制作手卷,册页;若不是孙子们制作美术工艺品需用雪糕柄、纸餐盘,他也想不起在上面写字。所以,孙子们的前期活动使用过的材料,铺设了他的书法天地。而他在书法天地中的作品、制品,又为孙子们将来在他们的书法天地中学习、进步,有了参照,为他们的成功铺设了道路。


点击此处看景点地图
小黑屋|手机版|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 © 2001-2012 Comsenz Inc.

GMT-5, 2024-5-5 10:46 AM

返回顶部